
武漢與石家莊鐵警聯手為腎衰竭患者提供生命接力
武漢鐵路公安處16日發布消息稱,經過武漢與石家莊兩地鐵路公安干警多方聯動,15日用時8小時將一顆珍貴人體腎臟從石家莊運抵武漢,從而使其成功移植至腎衰竭患者小冰(化名)體內。
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副主任醫師朱蘭介紹,小冰是個來自浙江80后的女生,2005年因為尿毒癥接受腎移植手術,但10年后出現慢性排斥反應,她只能一邊透析,一邊再次等待腎移植。但此時,她的體內產生了針對人類白細胞抗原的抗體,抗體種類高達88%,這樣配型成功的幾率只有一般尿毒癥等待者的十分之一。
2015年小冰在當地登記,等待了3年多都沒能找到配型合適的捐獻者,無奈之下她抱著一絲希望來到同濟醫院登記。在登記等待了800多天后,近期她終于等到匹配度高的潛在捐獻者。但是,這顆腎臟來自河北石家莊。
因當前疫情防控的需要,若像往常一樣由當地OPO工作人員護送,可能會造成延誤或存在人員流動所帶來的傳播風險。腎臟耐受冷缺血時間上限為24小時,若超過了上限,腎臟移植并發癥發生率將顯著增高,受者術后生存率明顯降低,器官運輸簡直如同一場生命與時間的接力賽。
鑒于時間緊急,同濟醫院OPO工作人員與武漢鐵路公安處武漢車站派出所緊急聯系。“在明確OPO工作人員獲取人體捐獻器官時間后,我們立即啟動應急預案。”武漢鐵路公安處武漢車站派出所所長曾磊說。
武漢車站派出所迅速會同該公安處武昌乘警支隊,分別聯系石家莊鐵路公安處石家莊派出所和衡陽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開辟人體捐獻器官綠色通道,快速辦理乘、降車手續,優先通過安檢,協調承運人體捐獻器官的列車車次準點出發,盡量縮短人體捐獻器官的運輸時間。
15日上午9點,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完成器官獲取手術,并根據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分配結果,經武漢鐵路警方聯系妥當后,將器官緊急送上G2055次復興號高鐵。當日12點26分,這顆珍貴的腎臟準時從石家莊出發,并在16點39分準時到達武漢站。
隨即,武漢鐵路民警護送同濟醫院工作人員對裝有捐獻器官的人體器官保存運輸箱經過車站綠色通道進行轉運,3名武漢鐵路交警在武漢車站西進站口車行平臺疏導交通,全力保障換乘工作,從而實現了“捐獻器官轉運托管式”無縫銜接。
當日17點32分,捐獻器官到達同濟醫院手術室,為已等待800余天的腎衰竭患者小冰(化名)連夜開展腎移植手術,且手術順利,小冰恢復良好。
“我們真是太高興了!”16日,獲得患者手術順利的消息后,武漢車站派出所民警都開心地分享了喜訊,并表達了對患者早日康復的祝福。中新網武漢11月16日電 (胡金力 喻澤成 閆育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