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昌“博愛媽媽”冉存英辦特校:讓“星星的孩子”走出孤獨
11日上午,52歲的冉存英走進湖北省宜昌市博愛特殊教育學校老校區,看望正在進行康復訓練的孩子。作為這所特殊學校的校長,18年來,她接收了全國3000多名孤獨癥孩子,并幫助300多名孩子回到普通學校。
冉存英帶著孤獨癥孩子在學校里玩游戲 伍軒 攝
1999年,冉存英的兒子患上孤獨癥,她四處求醫未果,聯系國內的醫療康復機構,也因費用高昂而放棄。無奈之下,她自學孤獨癥康復訓練知識,對兒子進行訓練。
“在求醫的過程中,我發現還有很多像我兒子這樣的孩子,沒有地方可以去進行康復訓練,家長都特別無助?!比酱嬗⒄f,為了幫助更多的孤獨癥孩子,她決心創辦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說干就干,冉存英奔走于北京、武漢、南京等地參加特殊教育的專業培訓,取得特殊教育資格證書后,她和丈夫辭去待遇優厚的工作,把買斷工齡的錢全部投入,于2003年辦起了宜昌市博愛特殊教育學校。
冉存英和老師一起對孤獨癥孩子進行康復訓練 伍軒 攝
冉存英說,學校從3個孩子4個老師起步,逐步發展。建校之初資金不足,她到處找親友借錢,一度讓親友害怕與她見面;生源不足,她一家一家地走訪,足跡幾乎踏遍了宜昌的大街小巷。
學生漸漸多起來后,冉存英在宜昌民惠小區租下新場地用作校舍。辦學期間,她盡可能的將學費降至最低。之后,為了給孩子們爭取更多項目資金,她毅然地將學校轉成了民辦非營利機構。
在教學中,學校聘請三峽大學、南京特殊教育學院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的博士、教授、專家組成顧問組,長期為學校提供專業培訓和技術支持。冉存英還獨創了一套“系統干預法”,強化了對孩子的訓練。
2005年,宜昌市殘聯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將辦公樓騰出一層用作博愛特校的總校校舍。這讓博愛特校的面積由最初的200平方米增加到1000多平方米,在校教師增加至48人,在校學生100多人。
孤獨癥大齡孩子在冉存英成立的支持性就業培訓基地進行培訓 伍軒 攝
2016年,冉存英成立殘疾人支持性就業培訓基地,接收了80多名心智障礙者進行培訓。目前,博愛特校已成為國家、湖北省、宜昌市殘聯三級定點康復機構,也是中殘聯孤獨癥兒童康復教育試點項目扶持的50家機構之一。
如今,冉存英的兒子經過多年的康復訓練,生活已經基本可以自理。她坦言,這些年她虧欠家人最多。“感謝丈夫和孩子的理解,各級殘聯的支持,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的捐助,我會繼續努力,讓更多的孤獨癥孩子康復。”
中新網宜昌3月12日電 題:湖北“博愛媽媽”辦特校:讓“星星的孩子”走出孤獨
作者 董曉斌 伍軒 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