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訪長江首個水上綜合服務區——三峽通航綜合服務區:船員們有了自己的“家”
“以前過三峽船閘等待的時間長,船員們沒地方去;有了綜合服務區,大家的心情平和了,壓力排解了,像是有一個可以在水上歇腳的‘家’了?!泵裆喆煞萦邢薰局笇ТL陳利笑著說。
常年漂在江上、船上冬冷夏熱、新鮮菜總不夠吃、一年到頭沒個休閑放松的去處……長期以來,長江水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滯后,被戲稱為“一條沒有服務區的水上高速公路”。年初,交通運輸部將水上綜合服務區建設納入2019年更貼近民生實事,數十萬常年在長江航行的船員們有了好去處。
在長江首個水上綜合服務區——三峽通航綜合服務區,記者看到3艘躉船一字排開,服務區設有“船員小家”“健康小家”、理發室、超市、健身區等,為船員免費提供健身、閱讀、上網、影音、手機充電、信息查詢等服務;長航總醫院在“健康小家”派駐醫生,為船員免費體檢、提供基本藥品。
“江渝618”輪船長易宣起接上服務區的岸電后,就到超市采購日用品、大米、飲料等物資。服務區里,逛超市、理發、體檢、健身的船員有10多人。說起服務區的好處,大家七嘴八舌說開來:
“以前超市船滿江叫賣,價格亂、過期商品多,買到好商品難;到秭歸縣的超市去買,坐交通艇,再轉車,一個往返要三四個小時,上下船還不安全?,F在,服務區有免費交通船,水上超市價格跟秭歸的超市一樣,質量又有保障。”
“娛樂健身、郵寄快遞等服務很便民,還能免費體檢,讓我們這些終日在水上漂著的人感到很溫暖。”
三峽通航管理局三峽待閘錨地管理處處長王東介紹說,聚焦船方、船員需求,在廣泛征集意見的基礎上,他們梳理形成了6類30項服務舉措,讓待閘船員在服務區體驗到家一般的溫馨和便利。初步預計,綜合服務區每年可服務船舶1.5萬艘次、船員6萬人次,供應清潔電能680萬千瓦時。運行近半年來,得到了船方和船員的歡迎,現在超市每個月的營業額達八九萬元。
下游,今年5月,長江上最大的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長江匯興隆洲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投入運營。它由5艘豎排的躉船船隊構成,通過“互聯網+航運服務”的科技賦能,可為過往船舶提供涵蓋船員便利購物、環保接收、船舶維修保養、燃油供應等9大類一站式綜合服務。每天可接待過往船舶百余艘,服務船員近千人。
“有了這個服務區,可以手機預約倒垃圾,蔬菜水果、船舶配件、油品應有盡有,買東西方便多了,服務態度也非常好?!币晃辉诜諈^采購的船員說。
在服務區一艘躉船三樓平臺,一架剛從岸邊飛回來的無人機緩緩降落,里面是船員網購的手機殼。南京長江船服電子商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方保利告訴記者,這種無人機一次可以攜帶最多10公斤物品,能夠投放到方圓20公里的任意船只上,解決了船舶需要靠岸才能購物的問題,“大大節約了船舶的燃油成本,試運營以來,這臺無人機已經送貨數百次。”
“這個服務區的面積有1萬平方米,我們2015年研發了長江匯App,為船員提供一站式服務?!狈奖@f,“通過這種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能夠讓船員充分感受到互聯網時代的便利生活?!?/p>
江蘇海事局局長朱汝明介紹,為了更好地服務往來船舶,目前常州、揚州、南通、太倉等地都在積極推動長江水上綠色綜合服務區建設,服務船民民生,保護碧水藍天。
一個個水上服務區,正在補齊長江黃金水道的民生短板。
新華社武漢10月10日電 題:船員們有了自己的“家”
新華社記者王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