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著美食幌子看點實為喝酒 媒體:玩命的喝播讓人看了肝疼
經歷了此前多家媒體的點名批評后,許多以“大胃王”為賣點的吃播博主已經有所收斂。但一種以喝酒為主題的“海量喝播視頻”卻冒出了頭。有博主甚至一口氣就喝下一大瓶白酒,讓人看著都覺得肝疼。
專家表示,相比于吃播,喝酒的成癮性和危害更大,用這種方式來賺流量,無異于“拿命換錢”。
亂象
打著美食幌子 看點實為喝酒
冒著熱氣的大棒骨,一根根的肉串,滿盤的生猛海鮮……從封面看,一個視頻博主似乎是在分享各種美食。點擊進去卻發現,博主還沒嘗幾口飯菜,忽然就擺出一副忘記了什么的表情。思考一番后,“恍然大悟”的他拿出了酒瓶和一個大酒杯,倒上了滿滿一杯白酒,隨后一飲而盡。喝酒部分所占的時間,足足有視頻總時長的一半多。
這樣的視頻,有博主一兩天就能更新一期。各大平臺上,打著分享美食的幌子,看點其實是喝酒的視頻還有不少。“羊蹄這樣吃才過癮,配白酒十只不夠吃”“晚飯安排兩盤雞爪,再喝上兩杯好過癮”……一些視頻甚至把喝酒直接寫進了標題里。
在視頻評論區,有人對博主如此能喝發出了驚嘆,有人擔心起了博主的身體健康,還有人吐槽說喝酒圖的是心情,不應該當作表演。有意思的是,部分網站已經特意為這類喝酒視頻標注“該行為存在風險,請勿輕易模仿”,但并未對視頻作出進一步監管。
視頻中有人至少還配上一點飯菜作為“掩飾”,有的博主則更為明目張膽,連菜也不吃,直接“對著瓶吹”。還有人則發起了喝酒挑戰,一口氣拿出好幾瓶號稱很易醉的酒,連續喝完。讓人無語的是,有些人明明酒量不行,卻依然錄視頻挑戰喝酒。視頻一開始,博主說起話來還十分正常,可漸漸的,博主的面部就開始泛紅,表情逐漸扭曲,到最后甚至吐了出來。
在此前針對大胃王吃播的報道中,有媒體就揭秘,部分博主為了營造能吃的假象,會采用剪輯的方式錄制視頻。看似一頓飯吃了大量的飯菜,但實際上每口都只是在嘴里嚼了嚼,隨后吐到一邊,后期剪輯時把吐食物的部分剪掉即可。而在喝播視頻當中,也有人采用了剪輯的手法。因為沒有把酒咽下的鏡頭,有網友認為博主是在“假喝”。
除了懷疑“酒沒下肚”,還有人對酒的真假也發出了質疑。如果喝的是白酒,有人會問“是不是提前換成了氣泡水?”如果喝的是威士忌之類的深色酒,還有人質疑“是不是往里面兌了冰紅茶”。
為了回應這些爭議,有些博主發明出了一種驗證酒真假的辦法——點火。因為酒精可燃,只要瓶子里倒出的液體能點起火來,就證明酒是真酒。這些博主點火的辦法還各有不同,有些人先把酒倒在杯子里,拿出一塊紙巾蘸濕,再把紙巾點燃。有些人除了把酒倒在杯子里,還會另外倒一些在桌子上,邊點火邊喝。還有人為了證明真喝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先是直接嘴對瓶喝了一瓶白酒,再把口中最后一點酒吐出來點燃。有博主在點火時還發生了危險,已經點著了的液體不慎灑在了衣服上,而將衣服燒壞。
一旦開了點火的口子,再想“往回拉”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有博主在早期的視頻中“每期必點”,但之后有幾期卻正常地喝了起來。這也招致了一些“老觀眾”的不滿:“怎么不點了?”“你不點火我有點懷疑你。”
逐利
比多比快又比怪 為流量不擇手段
記者發現,喝酒視頻確實能抓人眼球、吸引流量。某位以“介紹養馬經驗”為主要內容的博主,平均一個視頻只有幾百到幾千的播放量,但某一次更新的“挑戰喝9瓶酒”的視頻,播放量直接達到了4.5萬。另一名博主發布含有喝酒、拼酒字眼的視頻,播放量明顯比其他的要高出一大截,由一兩萬漲到了十幾萬。
有的人為了追求花樣,已經不滿足于“喝得多”,而是要“喝得急”“喝得怪”。一名博主發明了“擠壓式”喝酒法,把酒瓶里的酒都倒在塑料瓶里,用嘴堵住瓶口,再把瓶子用手使勁一擠,滿滿一瓶酒瞬間擠下了肚。另外一名博主則特制了一個巨大的酒杯,目測能裝下好幾升的酒,博主挑戰的是一口氣把這一杯酒全都喝下去,讓人看了都不禁肝疼。還有博主走的是“惡心路線”,一瓶二鍋頭居然用鼻子全吸了進去。
一些年輕女性也參與到喝播視頻拍攝中,有女性“把酒當水喝”,甚至能“一口氣喝幾瓶酒”,從而激起觀眾的好奇心,更容易吸引流量。一名女性博主最火的視頻便以喝播為內容,播放量達到了173萬。視頻中,博主和另外幾個年輕女性互相拼喝60度烈酒,其中一人醉暈在了廁所里。
在視頻網站中,有一些以酒類品鑒為主題的視頻。內容設計更為豐富,博主們往往會聊酒文化,或是簡單品上幾口酒,再介紹一下酒的特性和口感。但這樣的視頻有點“出力不討好”,往往不如簡單粗暴的“喝酒表演”吸引人,播放量也差了不少。
正說
拿命換錢博流量 平臺莫賺黑心錢
對于網上出現的吃播喝播視頻,回龍觀醫院酒藥依賴病房主任楊可冰也有所關注。作為治療“喝酒成癮”的專家,楊可冰認為,相比起之前的大胃王吃播,這種喝播的危害性更大。“因為酒是更容易讓人成癮的,而且喝酒的損害往往是慢性長期的,一時半會兒可能看不出來。等發現問題的時候,損害已經很嚴重了。”
有些喝播博主視頻更新的頻率很高,一周下來能發四五條。楊可冰認為,這樣的行為是很不可取的。根據科學研究,男性每周的飲酒次數不應超過兩次,女性則不應超過一次,而且這個次數指的是偶然應酬、社交性喝酒。“如果每周都是以這樣高的頻率喝酒,而且形成了規律性飲酒,是肯定會出問題的,無異于拿命換錢。”
楊可冰在醫院接觸過許多形成了酒精依賴的病人,相比于生理損害,更讓楊可冰印象深刻的是酒對病人精神造成的影響。“喝酒成癮之后,人的情緒會變得非常不穩定,性格甚至都會發生改變。有的人還會患上情感障礙、抑郁癥或者酒精性癡呆。”
網上出現的這些喝播視頻,無非就是為了吸引流量。從結果來看,博主們也確實做到了,除了靠播放量變現,有些博主甚至還開辟了“合作渠道”,承接商業推廣。楊可冰擔心的是,有些觀眾覺得拍這些視頻能賺錢,就想去效仿。“平臺在其中也是有責任的,放任這些視頻的出現,也是為了靠它們來吸引更多的流量。我認為這種具有不良導向的視頻應該加強監管,平臺不能賺黑心錢。”
本報記者 莫凡
- 下篇 / 秭歸縣一男子駕駛車輛時被困河中 民警坐挖機施救
- 上篇 / 湖北18歲男子因病離世 捐獻器官挽救7人